
昨日,《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書籍編寫啟動儀式在金寶山軍魂園舉行,即日起至8月31日,編委會將針對安葬在金寶山的革命軍人征集動人事跡,讓“紅色記憶”永遠鐫刻和銘記。截至昨日下午,編委會已收到軍人家屬提供的18份相關事跡資料。
連續(xù)舉辦12年的金寶山“讓我們陪他們過八一”活動,在今年的“八•一”有了特殊的意義。
金寶山軍魂園的廣場上,趕來悼念緬懷的人們肅穆而立。
作為昆明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寶山軍魂園自2001年建成揭幕以來,至今已有2000多位革命軍人安息于此,他們中有陳康、查玉升、徐其孝等13位將軍,張興華、張子年、吳曙光等34位老紅軍;劉子林、王汝漢、傅一宗等223位老八路。軍魂園的英雄墻上鐫刻著他們的“紅色人生”。
啟動儀式上,叢書編委會負責人表示,置身于軍魂園里,感受著革命先輩們用生命寫下的激昂紅色歲月,品讀英雄墻上革命先輩那火紅的人生故事,一筆一劃,這些感動都將被收納到書籍里。那些歷經(jīng)革命戰(zhàn)爭風云的真實記憶,那些舍生忘死的無畏人生,那些熱愛人民的子弟兵形象,都將在此書中得到最真實的還原,而所有的著述都只為銘記。革命精神的記憶是我們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軍人的記憶,是國家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銘記彰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就是編寫《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的本意。
作為叢書編寫的發(fā)起者,金寶山對于《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有著特殊的理解。金寶山藝術園林負責人認為,作為云南省三生教育實踐基地和昆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寶山軍魂園已經(jīng)具備了獨有的文化底蘊。在我們的認知里,軍魂園凝聚著這個時代需要銘記的正義和堅強、無私和奉獻、勇敢和堅毅的革命品質,這些優(yōu)秀品質經(jīng)過歷史硝煙的洗煉,在社會步入多元文化的今天,越發(fā)顯示出珍貴的價值。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就是弘揚和傳承英勇善戰(zhàn)、無堅不摧的軍魂精神,讓更多的人接受英雄們偉大理想和崇高品質的熏陶。
“每一個紅色人生,都有一個感人的紅色故事,都應該被后人銘記。”現(xiàn)場,前來緬懷的人們表達了相同的感受。人群中耄耋老者黃勝原很激動,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兒時伙伴張家奎曾是一名革命軍人,雖然參軍時間不算長只有4年,雖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兵,但在自己心里,每一位保衛(wèi)過國家的人都是崇高的,都應該被歷史銘記。“我回去就和他的家人仔細搜集材料。這是對他特殊的緬懷和紀念。”黃勝原如是說。
現(xiàn)場,形象為一本敞開的書的背景板上,人們紛紛留言。每一句話語,都是一份崇敬之情,都是深深的懷念。
新聞特寫:
銘記紅色人生
夏末秋初的金寶山軍魂園里生氣盎然,青綠的草坪上朵朵黃花綴落其間,一批批手捧鮮花、深懷哀思的人們齊聚這里看望長眠于此的戰(zhàn)友、親人與前輩,希望能陪他們度過又一個特別的“建軍節(jié)”。而在軍魂園內的《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故事征集臺前,聚集著不少革命軍人及家屬,有的舉家同來扶老攜幼,有的連夜乘車特意趕來,他們都想通過這次活動記錄下英雄親人的光輝事跡,并以此表達他們的無限思念和深深敬意。
人群中間,一位滿頭銀發(fā)、身著軍裝的七旬老人從包里小心翼翼地把一份手抄文稿遞給了工作人員。“往年的八一節(jié)都會到金寶山參加‘讓我們陪他們過八一’主題紀念活動,今年為解讀英勇無畏的革命軍人成長史而編輯的書籍《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無疑更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方式,所以作為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的軍人,我得來參與。”這位姓陳的老軍人說道,此次紅色故事征集活動的意義已經(jīng)不僅僅是紀念,更重要的是能把革命的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陳老1947年參軍,經(jīng)歷過多個戰(zhàn)役戰(zhàn)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年隨部隊到云南,軍旅生涯一直持續(xù)到1987年離休,老人對部隊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建軍節(jié)對每個軍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節(jié)日。每一次來金寶山參加紀念活動,總會讓我想起當年那些崢嶸歲月,也讓我想起那些戰(zhàn)友……”陳老言語間透出濃濃的感懷,他告訴記者,昔日的戰(zhàn)友如今大部分已與世長辭,健在的也都是年近古稀的白發(fā)老人,所以這次我希望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緬懷逝去的故人,也讓年輕一代感受先輩們曾經(jīng)的革命激情。
新聞鏈接
《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征集說明
征集背景
作為昆明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寶山軍魂園自2001年建成揭幕以來,至今已有2000多位革命軍人安息于此,他們中有陳康、查玉升、徐其孝等13位將軍,張興華、張子年、吳曙光等34位老紅軍;劉子林、王汝漢、傅一宗等223位老八路。軍魂園的英雄墻上鐫刻著他們的紅色人生,使這里成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大課堂。
金寶山致力于弘揚“軍魂”精神,每年都舉辦“讓我們陪他們過八一”主題紀念活動。宣傳這些革命軍人的光輝事跡,傳承他們的革命精神,不但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由金寶山發(fā)起并組成《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編委會,負責本書的編輯工作。通過本書的編寫,解讀英勇無畏的革命軍人成長史,將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永遠傳承下去。
一、編輯對象
已安葬在金寶山軍魂園或其它墓區(qū)、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的革命軍人。
二、參與方式
采用軍人家屬自愿報名參加的方式,未按規(guī)定報名的不納入本次編輯范圍。(將軍、老紅軍、有社會影響的老革命、著名英模人物如未報名,按英雄墻及墓碑刻寫的文字進行編輯。)
三、書籍概況
1、書籍規(guī)劃
本書為叢書方式,參照報名先后以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的方式印刷,每輯暫定編寫60人左右,規(guī)格為:大。32開。紙質:80克蒙肯紙。頁數(shù):320P。封面:250克膠狀塑壓彩印。色彩:內頁黑白。價格預計:18.6元/本(輯)。 2、內容規(guī)劃
本書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每人限照片3張(其中標準像1張),文字限2000字以內。文字內容為:(1)逝者生前主要事跡(2)回憶懷念文章等。文字內容要求真實無誤。
四、資料要求
1、資料提供
為提高成書速度、減少轉錄失誤,請照片和文字盡量按電子格式方式提供,具體要求為:
(1)電子照片規(guī)格不小于1M/張。
(2)文字電子文檔采用word文檔,字體為四號宋休,段落間距
為單倍行距。
2、特別說明
如確有困難無法提供電子照片及文檔的,所提供的紙質照片要求
畫質清晰,標準像不小于2寸,其它照片不小于6寸。文字要求書寫
工整。
3、其它
如合墓兩位均為革命軍人,資料按上述要求分開提供,并在報名表的備注欄中加以說明,以便按相鄰次序編輯。
五、報名方式
(一)報名要求
填寫報名表,并同時提供逝者資料(照片和文字)
(二)報名時間
2012年7月31日—8月31日報名并于8月31日前提供資料者,計入本次編輯和出書范圍。超過時間者恕不受理。
(三)報名地點
1、7月31日上午,軍魂園小廣場“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讓我們陪他們過八一”活動現(xiàn)場報名。
2、8月1日—8月31日可在以下地點報名和提供資料
城區(qū):
◎國防服務中心 咨詢電話:8020159
地址:五一路68號國防大廈八樓
◎巡津服務中心 咨詢電話:3155098
地址:青年路518號
◎白馬服務中心 咨詢電話:5357166
地址:西園路902號集成大廈10樓B座
◎穿金服務中心 咨詢電話:5745318
地址:穿金路150號云上四季酒店11樓
園區(qū):
◎金寶山企業(yè)發(fā)展部 咨詢電話:8428502 (星期天休息)
(四)網(wǎng)上報名
可通過金寶山網(wǎng)站下載表格,進行網(wǎng)上報名和提交資料。具體辦法為:
1、登陸金寶山藝術園林網(wǎng)站(www.gdmhmm.com),進入“生命大講堂”→資料下載→《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下載報名資料。
2、按要求填寫電子報名表,將報名表、逝者照片及文字資料發(fā)送到郵箱2000jbs@163.com
郵件名稱: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逝者名字)
六、費用說明
本次書籍編寫、印刷不收取費用。
凡報名及提供資料參加書籍編寫的客戶,贈送《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1冊(編入逝者資料的那一輯)。
如有更多的需要,按書籍最后核算價格支付費用,并請在報名時注明所需冊數(shù),以便印刷。價格參照:三、書籍概況。
本次活動的解釋權屬《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編委會
咨詢電話:8428502
《英雄墻上的紅色人生》編委會
2012年7月26日
摘自2012年8月1日《昆明日報》











